方 铭:连横与屈原一一《连横诗词选注》跋

金谷园

编辑于 2017-11-14 11:37

《连横诗词选注》跋:

连横与屈原

方 铭


台湾和中国大陆之间的联系,最早可以追溯至秦汉时期。《后汉书·东夷列传》载:“会稽海外有东鳀人,分为二十余国。又有夷洲及澶洲。传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将童男女数千人入海,求蓬莱神仙不得,徐福畏诛不敢还,遂止此洲,世世相承,有数万家。人民时至会稽市。会稽东治县人有入海行遭风,流移至澶洲者。所在绝远,不可往来。”此处所载夷洲,一般认为即今台湾。
《三国志·吴志·吴主传》载,公元230年,孙权“遣将军卫温、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。亶洲在海中,长老传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,求蓬莱神山及仙药,止此洲不还。世相承有数万家,其上人民,时有至会稽货布,会稽东县人海行,亦有遭风流移至亶洲者。所在绝远,卒不可得至,但得夷洲数千人还”。

也就是说,三国时期吴国的

船队

也曾经抵达夷洲,并带回来了数千台湾人。

东吴时期丹阳太守沈莹著《临海水土志》,对台湾的风俗地理有所描述,这说明三国时期台湾与大陆是互有交通的

又《隋书·东夷传》云:“东至秦王国,其人同于华夏,以为夷洲,疑不能明也。”这是说台湾人与华夏人同种,台湾人可能就是早期的大陆移民。隋唐时期,

台湾被称为流求、琉球,附属岛屿则有澎湖列岛等,大陆多有移民移居澎湖一带。南宋时,澎湖属于福建路晋江县管辖,元明时期在澎湖设澎湖巡检司,

台湾本岛也多有大陆移民居住。

十七世纪初期,台湾先后被西班牙和荷兰殖民者占领。公元1662年,郑成功收复台湾。1684年,清朝在台南置台湾府。1727年,清设立台湾道,道署设台南,辖一

。十九世纪后期,清政府先后割让琉球、台湾给日本。二战结束后,台湾重新回归祖国怀抱。

自十七世纪以来,在台湾地区生活的中国人,先后抗击过西班牙、荷兰的殖民统治者,而以甲午战争后台湾人民的抵抗活动时间最为持久。

近代台湾人

连横生活在甲午战争前后,亲历满清割让台湾及日本侵略者占领台湾等事件,又在1936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辞世。他的一生是抗日的一生,却也是没有看到抗日胜利曙光的一生。他是抗击日本殖民者运动的参加者,也是辛亥革命的参与者,更是以笔作为武器的文化斗士。他的著作包括《台湾通史》、《剑花室诗集》、《台湾诗乘》、《台湾语典》等,立足台湾,胸怀全国,寄托着他反侵略、反压迫、反暴政、反卖国、反专制的爱国情怀。

连横是一位真正的爱国主义战士。贯穿连横一生的救亡活动,既包括反对日本殖民者的民族主义革命活动,也包括参与推翻清统治者的民主主义革命活动,这就让连横的爱国主义思想体现出了拯救中国、改造中国的深刻性。他的诗中,既有对日本侵略者的控诉,也有对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怀念,更有对满清统治者的谴责,对辛亥革命的期许,对革命烈士的怀念。

连横是一个政治家,是一个具有强烈家国情怀的诗人,这让他与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联系在了一起,连横就是二十世纪台湾的屈原。连横写了多首咏屈诗篇,如《端午吊屈平》诗云:

秦人大笑楚人哭,怀王入关今未复。

楚人大笑秦人号,咸阳一炬岂能逃。

天下纷纷说秦楚,强者如狼弱如鼠。

问天呵壁彼何人,亡国之雠不共处。

年年五月江水寒,灵旗欲下云容与。

楚虽三户足亡秦,郢中且记南公语。

又如《五月五日》诗云:

千古伤心日,三闾绝命时。投江犹可吊,灭国有余悲。

怀郢思山鬼,亡秦待侠儿。《九歌》初读后,风雨下灵旗。
诗篇通过对屈原遭遇的感愤,吊古伤时。因此在诗中“怀郢思山鬼,忘秦待侠儿”,牢记楚南公所言“楚虽三户,亡秦必楚”的誓言,以报日本侵台之仇,抒发了诗人与日本侵略者“不共处”的反抗精神。其诗寄托爱国情怀的立意,非常明显。
尤可贵者是他在失意时,常以吟咏屈骚自励。如云:“万里秋风客,罹骚吊古来”(《闽中怀古》),“南柳巷头春寂寂,烹茶我自读离骚。”(《茶》)。在其诗中常将自喻为骚客行吟,以表遐思:如《题洪逸雅画兰帖》诗云:

美人迟暮怀天末,骚客行吟唤奈何。

一卷画兰憔悴甚,伤心忍对旧山河。

又云:“摇落潇湘九畹根,祗今笔底为招魂。余怀信美谁知识,独向秋风吊屈原。” 在这些诗中,诗人更是以屈原自况了。连横是屈原的知音,还表现在他的《咏史》诗中,专咏《屈原》云:“孤臣放逐地,香草美人情。王死终难悟,沈罗怨未明。”此诗突出的屈原之“怨”,是屈原能自觉“发愤以抒情”(《九章·惜诵》)的思想基础。

这种因怨而“发愤以抒情”的文学思想,在连诗中引起了广泛的共鸣。这表现在连诗中颇多自觉继承并弘扬屈原“发愤以抒情”的文学思想的诗作。如其多次表明自己写诗是如“韩子说秦著孤愤,左徒怀郢托离骚”(《陈芳园过访》),同时还自述其编著《台湾通史》是因“孤愤偏耽史,穷愁好著书”(《甲子除夕》),这些诗句都表明其受屈原抒愤文艺思想的深刻影响。

在连横诗中,不只是反复申明自己效法屈原以诗文抒发孤愤,联词结采,而且还以此来鼓励更多的台湾诗人效法屈原抒愤作诗,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。这可从其古风长诗《〈台湾诗荟〉发行,赋示骚坛诸君子》中,窥见一斑。

连横创办诗刊《台湾诗荟》,任主编与发行人,于1924年2月15日第一号发行,同年3月15日刊载此诗的第二号亦问世。自屈原《离骚》以来,诗人多仿效之,故诗人称骚人,称诗坛为骚坛。诗以其题为题,意效屈骚而作诗。长诗开篇即言:“大雅今虽息,斯文尚未颓。凄凉怀故国,寥落感奇才。旗鼓骚坛建,诗歌汐社开。”说明当时在日据的台湾,尚有一批诗人因怀故国而建“骚坛”,继承元初遗民谢翱联合故老吟诗怀宋而建“汐社”的传统,意即因“怀故国”而办此刊。诗人继续在诗中回顾了台湾自开发以来,经历了荷兰侵略与郑成功兵进鹿耳收复台湾,及清政府的开发台湾,直至近代,台湾诗人继承了诗骚传统,产生了朱广文、范侍御、林鹤山、邱仙根……等一大批诗人,形成了“诸公以诗鸣”的盛况。而自日据台以来,这种以诗鸣的状况仍然存在,诗云:

吊古徒悲尔,豪吟亦壮哉。流觞逢曲水,珥笔剔残苔。
郢赋抒孤愤,齐言杂笑诙。几人追李、杜,有客学邹、枚。
轶荡扪朝日,奔腾起怒雷。狗屠仍激越,蝶梦且徘徊。
这是说当今骚坛诸君,能继承屈原作《哀郢》抒发孤愤的传统,以及效法李白、杜甫的诗歌传统,以激越的“怒雷”诗歌,反映现实斗争,“慷慨存吾志,扶持赖众材”。虽然遭受日本统治者的镇压,有“秋蝉聊自苦,野鹤漫相猜”的危险,但诸君与诗人一起,仍然不怕日本统治者迫害,“盛事传瀛峤,新编继《福台》”。

此言“盛事”,即三国魏·曹丕在《典论·论文》中所说的诗文是“经国之大业,不朽之盛事”;继言“福台”,即诗集,是指当时连横等一批诗人,学习屈原,继承了明末沈光文等人唱和《福台新咏》(此事见连横著《台湾通史.艺文志》)之作,以写汉诗来反抗日本的“皇民化”,在台湾保存中华文化传统,不惧遭受日本统治者迫害的危险。长诗最后仍鼓励诗人,希望“诸公能济世,莫问劫余灰”!

因其时正值台湾大量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如林南强、陈芳园等诗人,遭受日据台统治者囚禁之苦的时代。而此诗倡导以屈原为榜样,反抗日本统治,乃是当时难得的光辉之作。其中充满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呼声,蕴涵不畏强暴、敢于反抗的爱国精神,至今仍有很强的历史现实意义!

连横是自汉至当时的两千多年中,因热爱效法屈原,而咏屈作诗最多,并自觉以屈原“发愤以抒情”的文学思想为指导,进行创作的典范。因此,年过九旬的著名诗人董味甘教授,在2015年端午两岸纪念诗人节举办的“屈原与连横”诗歌研讨朗诵会上,以“代有诗魂昭日月,屈原之后有连公”为题,吟诗赞扬连横效法屈原、弘扬中华文明的壮举,与会两岸诗人皆赞同此诗得当。

连横能如此热爱屈原、效法屈原的深刻原因,缘于他与屈原有共同的怨愤。甲午战后,台湾被日本割据,按《马关条约》规定,连横沦为日本臣民,与屈原的楚国沦亡而“有余悲”相似。台湾抗日起义军退守台南,连横举家支持义军,家宅成为刘永福指挥抗日的司令部。义军失败后,日军报复连家,强佔马兵营一带连氏家产为后勤缁重部,从此连氏举家七房人丁四处流散。连横也自叹“飘泊人如不系舟”(《鹭江秋感》)。每当忆及此事,连横的诗中便充满了对日军毁家之怨愤。如“马兵营内萧萧柳,梦雨斜阳不忍过”(《过故居有感》),“凄绝钓游旧时地,夕阳空下马兵营”(《寕南春望》,作者自注此诗云:马兵营、郑氏驻兵处,在寕南门内,水木明瑟,自吾始祖卜居于此,迨余七世。乙未之后,全庄被迁,余家亦遭毁。此恨绵绵,何时能已!)加上自己成为异国之民,故常痛恨清政府“和戎割地金钱涸,灭国新潮铁血寒”,因而有“眼看列强心逐逐,同胞无告尽南冠”(《冬夜读史有感》之十二)之痛。此情此恨与屈原之悲愤,十分相似。

心怀如此深重的家仇国恨,常思昭雪,诗人咏之为“十年宿志偿非易,九世深仇报且轻”(《此行》)。故于辛亥革命成功之后,便表明要放弃日本国籍,申请恢复中国国籍。在“九一八”事变后,便得中国政府批准,举家迁回大陆安家,以酬报国之愿,直至寿终,以实际行动效法了屈原“受命不迁”“深固难徙”的“一志”,张扬了深沉的爱国情怀。

黄中模教授是我非常尊敬的前辈学者,他的学术生涯及学术声望,是与研究屈原分不开的。因为热爱屈原的缘故,他对连横也就有了更多的理解和钦敬。他和他的团队耗费心力,对连横的诗集进行了仔细周到的整理与确切的诠释。注释此诗,并非易事,连横自幼熟读经史子集,熟稔中华典章,使事用典信手拈来。加之时过境迁,大量历史人事含蕴诗中,加以其诗用语精深,要了解其诗,对专家学者,也是颇为不易,遑论青年学子?但是这部选注,经过他们耗时三载,费尽艰辛,六易其稿,并经连战先生办公室请台湾研究连横诗词的专家,经过将近一年的认真精心修改,探赜索隐,弥补了许多空白,共同彰显了连横先生继承并弘扬屈原传统的壮志,值得嘉勉点赞;还要特别指出的是,这部首次由两岸学者共同编注诗词的选集,是难得的创举,而今在各方面的领导和朋友的支持帮助下,《连横诗词选注》确定由重庆出版社隆重出版,诚盛事也!此书出版后,对于两岸学界和青年读者深入了解连横及其诗词,了解台湾的文化与历史,了解中国人的爱国主义传统,了解台湾人所遭受的苦难,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。在此,我谨代表中国屈原学会,对参与连横诗词的整理注释者、对关注与支持此书的研究和出版的先生们,表达由衷的尊敬和感谢!

2016年1月17日 于北京

附:作者简介:

方铭,北京大学,文学博士。现任北京语言大学教授,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,孔子与儒家文化研究所所长,光明文学遗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,《光明日报》文学遗产专刊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,国家一级学会:中国屈原学会会长,法人,《中国楚辞学》主编。

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。出版有《战国文学史》《战国文学史论》《战国诸子概论》《期待与坠落:秦汉文人心态史》《经典与传统:先秦两汉诗赋考论》《秦汉吏治监察举劾知见录》(韩国)《人天眼目(释译)》(台湾)《明年春色倍还人》《中国神话传说》《香草美人的前世今生:屈原与楚辞》《中国儒学文化大观》《诗骚分类选讲》《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》《儒学与二十世纪文化建设: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》等

著作及编著30余种,发表论文200余篇。

浏览461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