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峡游(3)——清江方山

老尼

编辑于 2021-11-8 21:49

游过西陵峡景区后,当日下午前往清江方山。
宜昌城不大,被长江和清江所包围。清江,是

长江

一级支流,古称夷水,因“水色清明十丈,人见其清澄”,故名清江。它源于湖北西部恩施州,向东流经宜昌市的长阳县,于宜昌南边的宜都市汇入长江。
我们所去的清江方山,距长阳县城25公里,位于宜昌西南方向,大巴车开了1小时40分钟到达清江方山景区,该景区素有“小张家界”之称。进入山区后,只见车窗外躺在山谷里的油菜花格娇艳,与大山上的青山黛林相映成趣,如同一幅浓烈的油彩画。

下午3点多到达景区门口。该景区以奇峰、怪石、云海、瀑布、峡谷、绝壁为特色,其景观则需上山才能更好观赏。导游介绍,整个景区游览需要至少要5个小时,如坐索道上山需要3个半小时。如此看来,必需乘坐索道。曾经的霸气总裁L同学和同学团里的老大芳皆不上山,曾经的点钞高手平团长也放弃了,他们就在山下游。本人刚从河南看山归来,原不想上山,但有索道可乘,则加入上山队伍,成为上山“7人团”之一。

不知是谁提议,上山前先在山门前合个影,也给自己留个纪念。


此时团副W同学(最左边)就是当然的最领导。W同学本是东北汉子,然四五岁时就随筹建JB纸浆厂的父亲来到一个南方小镇。如此推算,早在幼儿园时就是同学了,只是后来的变化,分开多年后才再次相遇。此趟出游,听他娓娓道起JB两厂(纸浆与电厂)的建设,方知早在1958年时他父亲就是8级工(98.5元/月),必是一个具有“工匠精神”的人。难怪小学时他是班上衣着最新潮的一个,是对他儿时的难忘记忆。北方人的基因与南方人的生活,使之既有北方人的豪爽,且有南方人的那份细腻。出游时,能见到他对同学们照顾有加,女生自是受惠多多,今日上山也有赖他多多帮衬了。

清江方山是吊箱式索道,一箱能坐八人。胆怯者面向山体,可免除恐高心理,反之则有利于观景。乘坐索道视觉开阔,本可观到更多的美景,对我而言只想免除过多的体能消耗。几分钟的时间,省去一个多小时的登山之累,更况是一千多级天梯台阶。

本以为走出索道,即可下山,哪知还要向上攀登。也许翻过前面的山顶,就可下山了。事实非如想象,但也不似河南的山谷“下多深,爬多高”,而是沿着山腰间蜿蜒曲折的栈道忽上忽下。方山的山顶是方圆200亩的高山平地,故名方山,至今不知何处是“方顶”,印象中峰峦叠嶂满山青萃,也许只缘身在此山中。

记得十年多前看张家界的“十里画廊”,在山下坐着小火车就可看奇峰异石,清江方山则要付出更多的努力,才能欣赏到它的奇妙之处。

牛仙之处留个影,只见仙人不见牛 ▲

巍峨群山▲

古滕缠绵▲

悬崖绝壁▲

独特独立▲

风景这边独好▲

难敌她灿烂一笑▲

更有勇者在后头!▲

清江方山的两处玻璃栈道,唯有M同学走过。第一条“云鹊桥”尚不过瘾,接着去挑战第二条更为令人胆颤心惊的悬空玻璃栈道。网上称其悬空云海,可惜那日天晴无云,M同学走在栈道之上,不会有腾云驾雾之感,但不知是否有如空中漫步之感?他上桥之时已近5点,花了50元可能转了一圈就急急跑步回来,全程不到10分钟,却不知能否体会到移步换景,犹如仙境之味?无论感觉如何,他是十人团中最大胆的人,一人独走玻璃桥!

“云鹊桥”是半围一座山体凿出的玻璃栈道,远观则令人心惊不止。网上称其为15米,感觉有误,猜测应有150米。
悬空玻璃栈网上称的其为6300米,感觉好象没有,猜测大概是630米。悬空玻璃栈道能让人置身悬崖外,一揽众山小,可将美景奇葩尽收眼底,然从远处观看,悬空玻璃栈道却有破坏自然美景之嫌。

虽然多数人没走玻璃栈道,但沿着山腰悬崖边的人工栈道上上下下,真叫累,有些地方还心拎拎的。5点半了,来到“妙门”,不用烧香,穿过去,有“迎客楠”欢迎我们,更感谢M同学的烧饼为大家加油!

胆最大的M同学时常会爆出冷笑话,没想到长江下游一个江南小镇的烧饼,不离不弃地安坐在他的挎包里,随之登上清江方山的迎客楠下,难怪他那看似不大的帆布挎包总是沉甸甸的。
上山的人累,但快乐着。山下的人也没闲着,他们的美景不时传上山来,让山上人暂时忘记疲惫。

看一看山下L同学,霸气总裁风格依旧▲

看,他们在山下也忙着!▲

快6点了,看前方:一帘瀑布挂前川,终于在此见到直接下山的路。走出山谷已是6点多,第一个见到平同学,久违的感觉袭心头。
当晚回到“际豪国际酒店”虽已9点多,十人团的聚餐依然在进行!
话说到此,不由想起J同学,一个不吭气的人,看似瘦弱,能量补充也不大,也曾陪我河南行,此趟三峡游,竟然也继续登上山,不声不响,一步不落后,内在能量不知有多少?!事后也听同学们无比赞叹云同学此趟登山行,虽然我不知底细,想必他们自有道理。

浏览174次

农场主:

2019-4-19 20:54

看你的游记好像比自己游要有意思的多,很喜欢看你的同学的照片。
  • 老尼 回复 农场主: 呵呵,写东西时,总是挑好的,你喜欢,我就更喜欢了呲牙